長沙鐵腿軍事訓練考研日記之(五):童年的貼貼紙
記得,小時候,我們農村都比較閉塞,生活也比較單調乏味,現在想來也覺得蠻有意思的活動,例如,農忙時候打稻谷,追鳥玩,大蛐蛐,放牛,扒豬草,烤炭火,搞野炊或者捉泥鰍,在秋收后的農田的草垛上打滾,哪怕就是去打稻谷的路上都會有很多有趣的事兒。只是,現在想想又是那么乏味,單調,因為,進入城市后,那些記憶感覺很模糊,并沒有變成現在面對現實生活壓力的那種動力或者希望,或許很渺茫,很微弱,自己很難發覺或者變現。
不過有幾次,真的很想回農村,因為,城市這種環境活法有點難適應,獨立,競爭,物欲橫流,你爭我搶,似乎沒有足夠努力,足夠拼命,或者硬實力,其實,前路真的被擠壓得很狹窄。尤其想要有所進展或者改變現狀欲望強烈的人。
玩法很多,只是,現狀感覺進城后,玩的更多,吃的更多,檔次,精致度,美感都提高不少,唯一就是少了兒時那種明顯的滿足感和回味感。這可能就是心理的邊際效應吧。
最近,想起兒時的貼貼紙,是因為,我們村有一個很厲害的哥哥,在90年代考上職業中專,算我們村第一批進城,成為知識分子或者高級技能人才的人,我們都很尊敬他,只要他回來,我們都會追著他玩,因為,他會給我們帶吃的和玩的,哪怕是很小的玩意,我們也很知足。小朋友多,都排著隊去他們家。印象中,他也會說:一定要努力讀書,有知識有文化就是最好的資本,有了這個,你們就會很棒。
小孩都是喜歡甜甜的棒棒糖,對于深奧的知識或者人生道理都是一知半解,或者迷迷糊糊,懵懵懂懂,現在想想也正常,畢竟一些人生道理,人長到50歲也不見得能理解或者踐行。知難,行亦難,能夠做出成就更加難。
今天回想這個,是想說:其實孩子的童年質量,喜悅度,參與度,陪伴質量,直接關乎他對自己,對世界,對未來的看法,作為家長或者我們成年,可能最需要的其實就是:做好自己本職工作,給小孩甜甜的冰淇淋或者糖,陪著他們玩游戲,睡懶覺,爬山,玩水,樂呵呵就行。指手畫腳的教育根本不需要,因為,教不教都一樣,他們早晚都會成為我們的樣子;還不如,把自己當做榜樣,以身作則,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,他們也就成了更好的你。
但愿,兒童的貼貼紙,給我們的過去和將來帶來無限美好的回憶和憧憬。
湖南銀行(原湘江銀行)書院路蓮花山徒步登山拓展訓練紀實(2025-08-03)
金坑溯溪攻略|瀏陽金坑玩水團建活動一日攻略(2025-07-31)
懷化財政局D建引領青年干部五四團建戶外拓展日記(2025-07-30)
長沙大學圖書館青年員工黨團紅色團建拓展訓練一日游記(2025-07-29)
湖南師大附中高考減壓趣味運動會團建拓展活動游記(2025-07-28)
侯至名品牌管理公司南岳祈福團建拓展訓練一日游記(2025-07-27)
溯溪金坑|瀏陽金坑玩水溯溪漂流安全須知十則(2025-07-26)
發表評論
提示: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,立即登錄